這是一份1949年3月13日毛澤東的親筆手稿。
手稿上,毛澤東特別批示,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上加上“八一”二字。
1927年8月1日,是南昌起義發生的日子。
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,南昌起義究竟有著怎樣的重要地位,為什么要將“八一”兩字標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上呢?
1927年,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后發動四一二、七一五反革命政變,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。在極端危急的情況下,1927年7月下旬,新組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委會決定了三件大事:
?
將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向南昌集中,準備發動武裝起義;組織工農運動基礎較好的湘、鄂、贛、粵四省農民發動秋收起義;召集中央緊急會議,討論和決定大革命失敗后的新方針。中央決定派周恩來擔任黨的前敵委員會書記,到南昌領導這次起義。
這次行動極端機密。周恩來的妻子鄧穎超后來這樣回憶:當時,大敵當前,大家都滿腔仇恨。我們只是在無言中緊緊地握手告別。這次分別后,不知何日相會?
1927年7月27日,周恩來秘密從九江趕到南昌。
?
在江西大旅社,周恩來、李立三、惲代英、彭湃組成前敵委員會,決定于7月30日起義。
此時,葉挺、賀龍、朱德等也遵照中央軍委指示,在南昌為發動武裝起義做好了準備。
?
正當起義準備工作緊張進行時,中共中央收到共產國際指示電:“如果有成功的把握,我們認為你們的計劃是可行的”。中共中央派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張國燾以中央代表的身份,赴南昌傳達中共中央和共產國際的指示。
7月30日晨,張國燾趕到南昌。由于對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存有幻想,張國燾主張“應極力拉攏張發奎,得到張之同意,否則不可動。”但這一看法,遭到其他與會者強烈反對。
?
這場激烈的爭論,一直持續到7月31日上午,張國燾終于表示服從多數。7月31日當天,賀龍、葉挺共同簽署了由葉挺起草的作戰命令:“決定于明(一)日四時開始向城內外所駐敵軍進攻,一舉而殲之!”